行业聚焦 | 建设健康企业 提升员工健康水平-2024欧洲杯官方网站
来源:
中国职业健康
日期:2023-04-25 15:30:04
点击:165
属于:职业放射卫生
健康企业建设是健康中国战略在企业层面的具体实践。2019年10月21日,全国爱卫办、国家卫生健康委、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《关于推进健康企业建设的通知》,并组织制定了《健康企业建设规范(试行)》,健康企业建设在全国正式拉开帷幕。随着健康企业建设在全国广泛开展,一批健康企业建设的好做法、好经验涌现出来。及时总结推广这些好经验、好做法,对进一步提升我国职业健康水平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有着重要意义。
一些经验值得推广
强化制度保障。为推进健康企业建设,各企业成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组长、分管领导为副组长、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健康企业建设领导小组,并通过定期召开专题会,统筹推进健康企业建设各项工作。企业还积极落实资金,用于提升对员工的健康服务水平,改善办公及作业场所环境,开展健康知识培训,完善健康服务设施,强化职业病危害因素治理等。各企业还对照健康企业建设要求,梳理健康管理制度,建立健全工间操、控烟、女职工保护等方面的制度。
强化健康促进。首先,要为员工普及健康知识。各企业纷纷通过邀请专家开展健康知识培训,让员工了解传染病、慢性非传染病、重大疾病等方面的知识,了解运动与健康、饮食与健康、生活习惯与健康的关系,自觉养成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习惯。其次,要营造健康文化。各企业加大健康知识宣传力度,邀请专家定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;加大控烟宣传力度,鼓励员工戒烟;广泛开展群众性的体育及健身运动,引导更多的员工参与健身活动等。
强化健康服务。企业制定员工健康服务计划,根据员工的体检结果及日常监测,对健康高风险人群进行分类健康管理和指导;邀请医生开展健康体检报告解读,并进行疾病防治知识培训;提供血压计和血糖仪等测量设备,方便员工随时监测血压、血糖等。有的企业根据需要增加体检内容,优化体检项目;有的企业结合实际,设立运动场所,提供健身器材;有的企业根据员工心理健康状况,设立了心理咨询室,开通心理咨询热线,制定员工心理援助计划,充分发挥党群工团等组织的作用,为员工解决实际困难,化解员工的心理压力;还有企业通过规范食堂管理,不断强化食品卫生管理,推行健康饮食,改善员工就餐环境。
强化职业病危害因素治理。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企业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,加大了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治理力度,加大资金投入,通过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材料、新设备的应用,有效消除或降低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(强度),改善作业环境,提高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的能力和水平。
多个方面取得成效
企业的健康管理制度更加完善。通过健康企业建设,企业的健康管理制度更加完善,责任更加明确,健康管理意识明显提高,逐步实现从职业病防治为主的健康管理向员工的全面健康管理转变。企业通过把建设健康企业纳入目标管理和工作计划,落实目标责任考核,将健康管理融入日常生产经营管理,建立了员工健康管理的长效机制。
企业的健康服务能力不断加强。有的企业加大资金投入,完善健身设施;有的企业建立员工健康管理系统,进一步提升健康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;有的企业通过对健康高风险人群实施干预,员工的健康得到了更有效的保障;有的企业通过改善就餐环境和膳食结构,确保员工餐饮的卫生与健康。通过一系列措施,员工切实感受到了健康企业建设带来的好处,员工的健康状况得到有效改善。
企业更加关注员工心理健康。随着生产方式、管理方式的变化,紧张、焦虑、抑郁、失眠等影响劳动者健康的心理疾病问题也日益突出。通过健康企业建设,企业加大了员工心理援助计划的实施力度,有效缓解了员工的心理压力。
员工健康素养得到提升。通过一系列的健康促进活动,企业的健康文化氛围日益浓厚,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得到强化。
仍有问题需要关注
截至2021年底,全国已有超过7000家企业建成健康企业,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。但要做到员工健康水平可持续提升,健康企业建设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。
紧密结合企业实际。开展健康企业建设要避免“两张皮”或“为建而建”。企业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健康企业建设中长期计划,补短板,强弱项,久久为功,融入日常,长期坚持,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。
主要负责人必须重视。企业主要负责人重视,健康企业建设所需的人、财、物资源才能得到保障。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充分认识到,健康企业建设是企业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,也是促进企业、家庭和谐、稳定的抓手。健康企业建设不是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,而是一件利国、利企、利民的大好事。
关注员工的一般健康和心理健康。不能把职业病防治工作当作健康企业建设的全部,而是要在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基础上,多角度、多维度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。
强化健康文化的培育。将健康视为一种特殊文化来传播,多渠道、多方式加大健康知识、健康心态、健康习惯、健康行为、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力度,打造健康环境,让健康文化深入人心,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持久动力。
来源|健康报